党建园地

PARTY BUILDING GARDEN

健康科普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健康园地 > 健康科普

全医科普|中医如何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

发布时间:2023-12-13 10:56 信息来源:全椒县人民医院 阅读次数:
【字体大小:

冬季是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节。

在治疗儿童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方面,

中医有哪些招数?

PART.01

全医科普

全椒县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赵立东介绍:从中医角度来看,儿童体质通常较柔弱,阳气不足,易受外邪侵袭。当受外邪侵袭时,儿童往往表现出病程反复、痊愈不全的特点。常见症状包括食欲不振、易患感冒发热等。在治疗上,应根据症状辨证施治,常用补益中药调理体质,预防方面则需要注意保持室内外空气清新,合理饮食,加强锻炼等。

01.明病因、析病机,风痰留恋、肺脾气虚是关键

因为儿童的器官尚未充分发育,肺和脾功能相对不足,抵抗力较弱,容易受外邪侵袭。此乃疾病内在原因。另外,疾病的外部原因可能包括喂养不当、护理不到位、外部病原体侵袭以及不当使用药物等。

肺部气虚,身体的抵抗外邪的能力不稳定,更容易受到风邪或其他病原体的侵袭,特别是通过皮肤、口腔和鼻腔进入身体,最终引发感冒、咳嗽、肺炎和哮喘等疾病。肺气不足会导致呼吸系统功能紊乱,水分停滞聚集形成痰。脾气虚弱,消化和代谢功能不足,一方面影响了身体对营养的吸收和利用,另一方面也导致水液代谢异常,导致湿气和痰的聚集。

02.断分期,论治法,祛风化痰、肺脾并治为基础

根据病机演变及临床表现,赵立东主任将病程分为三期,注重分期论治。

1、感染期

外部病菌侵入体内,侵袭了肺部的卫气,导致肺气失去宣发功能,引发了感冒、咳嗽,甚至可能出现肺炎和喘嗽等疾病,这属于感染期疾病的范畴。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鼻塞、咽红、喘息、痰鸣等症。

2、迁延期

肺气失去扩散功能,脾失去运化痰饮,内部产生痰湿,同时受到风邪的影响,导致风痰一起凝结,外部邪气无法被祛除,痰邪难以代谢。此外,身体正气虚弱,无法抵抗外邪的侵袭,这是疾病迁延期的表现。在这个阶段,常见的症状包括反复咳嗽、咳痰、食欲不振,大便不规律;有时也会伴有轻微的发热、多汗,面色不佳等正气虚弱的表现。

3、恢复期

外部邪气已经被清除,痰浊开始代谢,但是身体的正气已经受损,肺脾功能更加虚弱,这是疾病的恢复期。在这个阶段,正气虚弱是主要特征,虚弱多而邪气少。往往出现神疲乏力、多汗、食欲不振、大便不调、舌苔淡白,脉搏虚弱等症状。稍有不慎,病情极易反复。

03.遣小方,用平药,清灵轻新,中正周至为要旨

1、以轻平之药解外感之急 

常用有:连翘、薄荷、荆芥、苏子、桑叶、白前、前胡、桑叶、牛蒡子、桔梗等。

2、用运化之品简迁延之繁

宝宝一直生病,病情拖延不愈,可能是因为体内邪气未能完全清除,正气虚弱所致。此时,盲目补充药物可能会伤害正气而使状况变糟。因此,应该采取宣肺化痰、调和脾胃的治疗方法,方子包括桑白皮、杏仁、苏子、连翘、陈皮、茯苓、炒枳壳、炒白术、炒麦芽、炙甘草等。

3、遣清补之方消复感之虑

常用有:黄芪,太子参,白术,防风,茯苓,莲子,炒山药,白扁豆,陈皮,青皮,枳壳,乌梅,五味子,当归,生山楂,女贞子,灵芝,莲子,法半夏等。

PART.02

中医科专家简介

赵立东

全椒县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副主任中医师。1995年安徽中医药大学毕业,从事中医内科临床工作20余年。

擅长:中医脾胃系病症及肢体经络病症的辨证施治,近年来致力于中医治未病及在康复医学科积极开展中医特色治疗等工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