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的印象里,ICU总是和一个词汇挂钩——高危。这里,离死亡更近,是一个紧张而又不易被人了解的“禁地”,被称为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在日常生活中,当病人入住ICU时,病人及家属都会比较紧张,认为病人只有到了生命垂危的程度才入住ICU,以至于到了“谈ICU色变”的地步,其实大家还是对现代重症医学有些误解。
什么是重症医学
重症医学科( intensive care unit , ICU )是指,对各种原因导致的一或多个器官与系统功能障碍、危及生命或具有潜在高危因素的患者及时提供系统的、高质量的医疗监测和救治,是医院集中救治重症患者的专业科室。
重症监护室应用先进的诊断监测和治疗技术与理念,对病情进行持续、动态的定性和定量观察,并通过有效的干预措施为重症患者提供规范的、高质量的生命支持及原发疾病治疗,改善生存质量。
重症监测的目的是:评估疾病严重程度;连续评价器官功能状态;早期发现高危因素;指导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实现滴定式和目标性的治疗;评价加强治疗的疗效。
任何疾病在最严重阶段都可能需要到ICU治疗。简单的说,患者在以下的两种情况下需要到ICU治疗:
1、第一种是患者生命已经处于危险状态,只有通过ICU的监测和治疗才可能转危为安。
2、第二种是患者虽然没有处于危险状态但发生危险的可能性比较大,即所谓的潜在高危患者,通过ICU的监测和治疗使患者尽量避免这些危险。
以人为本敬天爱命
在这些洁净而静谧的病房里,医护人员如同守护者一般,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智慧和心力。他们时刻关注着病患的生命体征,用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经验护卫着患者的每一寸生命。他们是无名英雄,穿梭在生与死之间,用着坚毅的态度和温暖的心灵,为每一个患者撑起了一片生存的天空。
ICU的医生有着丰富扎实的内、外科基本知识和理论,从多器官多系统的整体出发,配合专科救治技术,实现危重患者的成功救治。同时在这里,医生不仅希望患者的生命得到有效救治,更希望在专业精心的护理下体会到家一般的感觉。ICU有大量精密的监护仪器,先进的治疗设备,可以24小时随时随刻监护患者的生命体征。很多患者家属对ICU并不了解,认为病人到了ICU死亡的风险就很大,事实上并非如此,目前ICU总体的救治成功率已经达到95%以上。
ICU医护团队
全椒县人民医院ICU于2015年7月正式成立。现属安徽省重症医学联盟单位,安徽省ECMO重症专科联盟理事单位、安徽省重症医学专科医疗联合体,MAQUET重症临床培训基地,全椒县危重症孕产妇救治中心,全椒县卒中中心、胸痛中心重症监护病房。先后两次获得2018年、2019年“先进科室”称号,2021年获得“滁州市青年文明号”。
ICU配有先进的设备塔、监护病床、中央空调,配有床边监护仪、中心监护系统、中心供氧、中心负压吸引、多功能呼吸机、CRRT、心电图机、除颤仪、输液泵、微量泵、震动排痰机、冰毯、冰帽、可视喉镜、西门子血气分析仪、快速生化检测仪、空气消毒机等设备。
主要收治对象是:①严重创伤,包括大手术后及必须对生命指标进行连续严密监测和支持者;②需要心肺复苏者;③某个脏器(包括心、脑、肺、肝、肾)功能衰竭或多脏器衰竭者;④重症休克、败血症及中毒病人;⑤部分需要高级生命支持的患者。
常规开展治疗急救操作如: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动静脉穿刺及相关监测、深静脉穿刺、床边连续血液净化技术、镇静镇痛、床边超声应用、气管切开术、俯卧位通气。
除了能对各类危重病人进行连续的动态的生命体征监测、动态的酸碱平衡血气分析监测,给予患者高级生命支持,我科各级医师均能熟练地进行各种动、静脉穿刺置管、快速熟练进行气管插管、插管困难经可视喉镜插管、气管切开术,医生护士应急能力强,对各种突发事件以及病人的各种变化均能镇定地作出快捷反应、准确处理。能熟练地应用各种有创或无创的机械通气技术对病人进行机械通气治疗。对危重患者合并急性肾功能损伤的患者,能够熟练的使用床边血液滤过设备。
目前ICU人员配置科主任1名,主治医师4名,住院医师1名,护理人员15名,主管护师:5名,护师8名,护士2名。现开展床位14张,其中2间隔离病房,年收治病人300人次。所有医护人员均在合肥、滁州等多家三甲医院ICU进修学习后回来参加工作。科室已与南京中大医院ICU结成合作单位,由邱海波教授带领的专家团队,每周对我科医务人员进行培训指导。科室将继续依附于上级医院重症专家的帮扶指导,不断加强学科建设,争取医教研全面发展,为危重症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