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的时候,已经是秋天,而秋天是一个季节转换的时候,也是疾病多发的季节,那么寒露三候的物候特征是什么意思呢?寒露养生注意事项是什么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寒露三候:鸿雁来宾、雀入大水为蛤、菊有黄花
鸿雁来宾的意思
大雁从白露节气后开始往南迁徙,到了寒露节气后就是最后一批南飞的大雁了,再往后就要进入寒冷的冬天了。
雀入大水为蛤的意思
雀入大水为蛤雀,翻译成小鸟。水,翻译成大海。古人看到蛤蜊的花纹和小鸟的纹路相似,认为到了寒露这天,飞鸟会深入大海,变成蛤蜊,飞物化为潜物躲避寒冷。
菊有黄花的意思
菊有黄花寒露节气时秋菊开始绽放。
寒露养生注意事项
1、注意脚部保暖,不露脚
在这个季节已经不适合露出脚部了,需要做好脚部的保暖工作。如果我们的脚部受凉了,很容易导致我们的抵抗力下降,所以就会给疾病乘虚而入的机会。在平时我们除了需要穿厚的袜子和棉的鞋子,在睡觉以前最好用热水来泡一下脚,这样可以起到舒筋活血的功效,通过泡脚还可以给我们全身温暖。
2、注意脖子的保暖
我们人体的颈部血管穴位比较多,比如说大椎穴、风池穴等穴位都在这个部位,所以说从寒露节气开始,我们要需要做好颈部的保暖工作。我们可以戴一些丝巾、围巾或者是穿一些高领的衣服,这样都可以给我们的脖子起到保暖的作用,可以很好地避免颈部血管受到寒冷而收缩,从而可以起到预防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失眠等一些疾病的发生。
3、早睡早起
寒露过后,你会发现人体的阳气开始收敛、沉降,此时人们要注意保养阳气,所以在日常起居上要适当调整。秋季白天越来越短,夜晚也越来越长,专家说,早睡可顺应阳气收敛,早起可使肺气得以舒展,因此秋寒露养生就要做到“早睡早起”。为避免血栓的形成,应该顺应节气,分时调养,确保健康。
4、朝盐晚蜜
秋季秋燥总是避免不了的,最好的饮食办法就是:“朝朝盐水,晚晚蜜汤”。秋季皮肤容易干燥,光喝水也不能缓解皮肤脱屑,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呢?在白开水中加少许食盐,这种方法与补充生理盐水是一个道理,可以缓解皮肤干燥问题。
5、养阴防燥
寒露后,雨水渐少,天气会比较干燥,昼热夜凉。许多人会相继出现中医上所说的“凉燥”症状,即咽干、鼻燥、皮肤干燥等。寒露时节的“燥”跟秋分不一样,寒露养生最主要的是预防“凉燥”从养阴防燥、润肺益胃方面入手。
6、适当养胃
秋季天气渐凉,肠胃还不太适应寒冷的刺激,如果不做好防护工作很容易引发胃肠道疾病或使原有的胃病更加严重。秋季养胃主要尾部保暖,这就要求我们适时添衣,不要着凉,夜间睡觉的时候也要盖好棉被。
7、适量运动
运动是我们一年四季不可少的,在秋季的时候,要是我们可以坚持一个比较适宜的身体锻炼,不单单是可以给我们的身体调节肺气,还可以给我们的身体上提高肺脏器官的功能,锻炼有利于增强身体器官的免疫力,提高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