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园地

PARTY BUILDING GARDEN

健康科普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健康园地 > 健康科普

大雪节气|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要更当“心”!

发布时间:2023-12-08 11:13 信息来源:全椒县人民医院 阅读次数:
【字体大小: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12月7日,我们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一个节气——大雪。大雪节气的到来,标志着仲冬时节正式开始。

今日,大雪节气着陆,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也在经历大考,应比平时更加当“心”。

心脑血管的“魔鬼季节”

冬季气温骤降对老年人、孕产妇、婴幼儿和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慢病患者,以及长时间在户外工作的人群影响最大。

01

冬季气温低,血管收缩,会使血管变得更细,引起心脑供血不足,从而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02

冬季天气干燥,呼吸会消耗大量水分,导致血液粘度过高,引起血液流通不畅,血管堵塞。

03

血脂长期沉积,血管内壁会形成粥样硬化斑块。

冬季室内外温差大,血管收缩剧烈,使血管壁上的斑块脱落,随血流到狭窄处容易导致血管堵塞。

如何远离心脑血管疾病?

1. 不要盲目进补

我国有冬季进补的习惯,特别是各类炖肉炖汤,但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过度进补很容易造成血脂增高,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2. 不要用冷水洗脸

冷水洗脸确实有利于提高免疫力,但皮肤接触冷水时,血管会突然收缩、血压升高,容易导致心绞痛。

建议冬季还是用温水洗脸,尤其是老年人。

3. 洗澡时间不要太长

冬季寒冷,在家里洗个热水澡,那是再舒服不过的事了。但注意洗澡时间不要太长,否则容易导致血管供氧不足,引发心脑血管意外。

一般建议洗澡时间控制在10~20分钟左右。

4. 起床不要太急

起床太急或者过猛,容易导致血压突然升高,尤其是对于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来说,容易发生心脑血管意外。

所以建议睡醒以后先别急着起身,可以稍微赖一会儿床,等完全清醒了再起床。

5. 不要和排便较劲

中老年人肠动力不足,容易便秘。用力排便会导致腹压增大,心脏负荷加重,容易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死。

因此,排便时不要太用力,必要时可借助药物进行排便。平时要多喝水、多摄入膳食纤维,增加肠道动力。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要记住

控制好“三高”

有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血脂的患者应特别注意,由于这些疾病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都是引起血管堵塞的元凶,所以一定要控制好“三高”。

应注意按时服药,做到定期监测,尽量控制在正常范围。

控制饮食

✔ 少盐

高盐是高血压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降低钠盐的摄入量有助于控制血压,也能推迟血管硬化,每人每天不超过6克。

✔ 多摄入深色蔬果

多摄入各种颜色的新鲜果蔬,如茄子、南瓜,西兰花,西红柿等。

这些果蔬不仅富含膳食纤维,可以帮助减少油脂吸收,降低血脂,还富含各种抗氧化剂包括胡萝卜素、维生素C等,有助于降低血管硬化和血栓风险。

✔ 多喝水

在水分不足的情况下,血液黏稠度会增加,血管则容易发生堵塞。所以平时要多喝水,对于心功能正常的人群,建议每天至少喝1500~2000ml的水。

适当运动

运动可加速人体新陈代谢和血液循环,帮助血管放松-收缩周而复始,增强血管壁弹性

改善生活方式

应注意戒烟限酒,保持充足的睡眠,注意保暖,同时自我减压,维持乐观积极的心态也非常重要。

定时体检

重要指数5颗星,早发现早治疗。建议中老年人要随时监测血压,经常检查血脂,测量血糖的浓度,定期体检,遇到不适症状及时就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