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节气
芒种
芒种节气介绍
风吹麦成浪,蝉鸣夏始忙。
芒种看今日,螳螂应节生。
今日芒种,二十四节气中的第9个节气,夏季的第三个节气,表示仲夏时节的正式开始。
芒种,民间也称其为“忙种”,芒种的“芒”字,是指麦类等有芒植物的收获,芒种的“种”字,是指谷黍类作物播种的节令。
芒种时节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开始梅雨季节持续阴雨,雨量增多,气温升高,养脾除湿很关键。
芒种到,防苦夏,
养生显得尤为重要。
芒种养生要注意四点:
一、勿贪凉,天热先别急着开空调
芒种后气温升高加快,为了散发体内热能,此时人体毛孔扩张,出汗增多,若过度贪凉,易导致热伤风的发生。
要注意补充水分,以加快代谢速度,使内热尽快排出。
此时阳气到了最旺盛的时候,我们身体的新细胞会代谢得非常快。此时我们不要急着关闭门窗开空调降温,最好尽量打开家里的窗户,让阳光晒进来,让新鲜的空气流通。
开空调不要让室内温度低于26℃,进入空调房前,最好提前将汗擦干,以免忽冷忽热而致病。
特别是身体虚弱的老人,如果天气炎热难耐,尽量通过其他方式,如风扇、清洗等其他方式降温。
二、饮食宜清补,苦夏不苦
芒种苦夏开始了,人们常常没有食欲,影响饮食,过多食用冷饮,也会造成脾胃伤害。所以,在饮食上面,一是清淡为主,二是切忌贪凉,三是苦夏“吃点苦”。
夏季饮食应少荤多素,宜多食蔬果谷物类。在果蔬中尤其推崇“瓜族”,如苦瓜、冬瓜、西瓜、香瓜等。
夏季在中医“五味”中对应于苦味,主入心经,因此苦味食物大都具有清热解暑、燥湿坚阴的作用,芒种后适当吃一些苦味食物,如苦瓜、莲子、生菜等,对人体大有裨益,正所谓“苦夏食苦夏不苦”。
三、晚睡早起,午睡补眠
从芒种到夏至这段时间,我们要顺应夜短昼长的季节特征,晚睡早起。
但夏天白昼较长,睡眠容易受到干扰,这时候适当的午睡对身体有很大的好处。对于上班族而言,若不能午睡,也可以闭目养神30分钟。
四、适量运动,早晚为宜
芒种到夏至,虽还不到最炎热难耐的三伏天,但是此时气温也已升高,尤其是正午时分。“汗为心之液”,因此午时运动流汗最易伤心。对爱运动的人,建议在气温较为凉爽的早晨或者傍晚适当运动。
但运动时必须保证足量饮水,出汗过多,可适当饮用淡糖盐开水或绿豆盐水汤,千万别贪凉。
中医科及专家简介
中医科
中医科成立于全椒县人民医院建始,具有鲜明的中医特色与优势,运用传统的中医理论,结合现代的诊疗手段,对患者进行预防、治疗、康复和全面调摄,是医院的一级临床科室。
目前中医科设有中医门诊(国医堂);在康复中心设中医科住院病房。对慢性肝肾疾病、胃肠道疾病、老慢支、哮喘、不孕不育、中风后遗症、面瘫、颈椎病、腰椎病、肩周炎、关节炎等疾病的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获得了患者的认可。
近年来,中医科积极加强与安徽省中医院合作,为广大患者提供中医诊疗服务,带动我科业务水平的提高,同时也极大的推动了我县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门诊地址:
国医堂(全椒县庄曹路999号全椒县人民医院门诊二楼)
中医康复住院部:
全椒县人民医院东区康复中心大楼(全椒县大石潭路城东小学与疾控中心之间)
专家简介
汪 现
副主任医师,出身中医世家,“全椒汪氏中医第三代传人”,熟读中医理论方药,通晓中医经典著作,中医药基本功扎实。滁州市中医学会理事,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五十余年。
擅长:中医内科、妇科病的辨证论治。对诸如慢性肾炎、紫斑性肾炎、乙肝、乳糜血尿、血精、泌尿系结石、习惯性流产、宫外孕、不孕不育、席汉氏综合征、闭经等疑难杂症的诊治及癌症患者的扶正抗癌,以期滞病延年,均有独到见解和诊治经验。
赵立东
全椒县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副主任中医师。1995年安徽中医药大学毕业,从事中医内科临床工作20余年。
擅长:中医脾胃系病症及肢体经络病症的辨证施治,近年来致力于中医治未病及在康复医学科积极开展中医特色治疗等工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