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园地

PARTY BUILDING GARDEN

健康科普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健康园地 > 健康科普

国际癫痫关爱日|那些你不知道的“羊癫疯”

发布时间:2023-07-18 11:15 信息来源:全椒县人民医院 阅读次数:
【字体大小:

                                      

每年的6月28日为“国际癫痫关爱日”

  癫痫(Epilepsy),是大脑神经元同步化异常放电,导致脑功能障碍的一种慢性疾病。民间“羊角风”或“羊癫疯”。由于异常放电的不同,癫痫发作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其中强直阵挛发作,是最常见的一种发作形式。患者表现为突然意识丧失,四肢强直,紧接着出现阵挛抖动。失神发作,主要见于儿童。典型失神发作表现为突然的意识丧失,动作终止,眼睛凝视不动,对问话没有反应。

发病率

     我国癫痫疾病的总患病率为 7‰,约有患者1000万,其中有近 600 万活动性癫痫患者(以运动性发作为主要表现的癫痫类型),每年新发40~60万。是我国神经系统疾病中第二大常见疾病。

 危害

     由于癫痫猝死的存在,因而癫痫也是一种潜在的致死性疾病。且癫痫作为一种慢性疾病长期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

病因

     2017年国际抗癫痫联盟(ILAE)将癫痫病因学分类包括结构性、遗传性、感染性、代谢性、免疫性及原因不明6大类。大量研究显示,在没有明确的外部获得性因素(如头部创伤、中风、感染)等的癫痫病例中,遗传因素发挥了主要作用。即使是由结构性异常引起的癫痫,也有遗传性因素的参与。

基因检测:助力癫痫精准诊疗

     由于癫痫表型繁多,病因复杂,个体差异较大,尤其是遗传因素导致的癫痫综合征通过传统方法难以鉴别诊断,容易漏诊、误诊。

因此,在进行癫痫诊断寻找病因时,不仅仅要依靠脑电图的辅助结果,还要综合考虑其它方面。根据不同患者的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辅助检查。如:基因检测、头颅MRI等结构性检查、血尿代谢筛查、采血化验感染以及免疫学指标等。

  随着精准治疗在遗传性癫痫诊疗中的应用,遗传和基因组的信息可作为临床治疗出发点,针对不同的发病机制有着不同的治疗方案。

  明确患者的致病基因,可以为医生提供治疗的重要线索,提示可能的治疗方法,获得精准治疗或慎用某些类型的药物,让患者获得更好的预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